您好,欢迎访问湘试专升本

13142239305

升本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升本资讯

从“元曲四大家”到四大悲剧:湖南专升本语文元代文学常识考点全梳理

更新时间:2025-07-11

湖南专升本语文的宝子们注意啦!元代文学内容看似不多,却是考试里躲不开的重点。别以为篇目少就好对付,关汉卿的剧作、马致远的散曲、《窦娥冤》三桩誓愿… 这些都是高频考点。今天试总就来帮你把这部分知识点捋顺,让你备考时不遗漏任何得分点!



文学样式




1

元曲

元代散曲和北曲杂剧;杂剧中心由大都(北京)转到杭州。




2

散曲

性质: 元代新兴的诗歌体裁,可合乐歌唱。

小令: 独立的一支曲子,形式短小精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散套): 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有尾声。

风格: 比传统诗词更通俗活泼,更口语化。




3

元杂剧

北曲杂剧简称“元杂剧”角色主要包括“末、旦、净”。

体制: 通常为“四折一楔子”折是音乐单元(一套曲子),也是情节段落;楔子篇幅短小,用于交代背景或衔接剧情。

构成: 曲词(唱)、宾白(说)、科范(动作提示)。

唐代讲唱文学、宋代诸宫调、金代院本的基础上日臻成熟。




4

作家

前期作家:王实甫、关汉卵、马致远、白朴,这是元杂剧创作的黄金时期;

后期作家: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乔古,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已走向衰落




5

南戏

起源: 早于元杂剧,又称“南曲戏文”,北宋末南宋初兴起于浙江温州(永嘉)一带,故又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

特点(与杂剧对比):篇幅长,不分折,分“出”(场次)。演唱灵活, 各种角色皆可唱,可独唱、对唱、合唱。用南曲,音调较婉转。

吸收了宋词、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养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张协状元》目前发现保存完善,最古老的南戏剧本。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又名《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也被称为“四大传奇”

《拜月亭记》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




元曲四大家




1

关汉卿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位于之首

元杂剧奠基人,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被誉为“曲圣”(曲中圣人)

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

是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

风格: 题材广泛,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擅长刻画底层女性。

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中著名的悲剧。

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散曲《一枝花·不伏老》是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之作,是元代散曲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2

马致远

字千里(一说字致远),号东离;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被誉为“马神仙”,有“曲状元”之称,。

有《东篱乐府》一卷,在前期作家中是保存散曲最多的

因作品《天净沙·秋思》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风格: 文采斐然,意境深远,充满浓厚的时代悲凉感和隐逸情怀。

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等。




3

郑光祖

字德辉,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所作杂剧“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风格:  作品清丽典雅,情感细腻,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代表作:《倩女幽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三战吕布》等




4

白朴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

其杂剧以文采见长。

其词和散曲常表现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和身世之悲。

风格:文辞华丽优美,题材多涉及爱情、隐逸。

现存杂剧《梧桐雨》《墙头马上》两种,也是其代表作品。




元杂剧”四大悲剧”




1

《窦娥冤》(关汉卿)

《窦娥冤》:惊天动地的社会悲剧,取材于东海孝妇,主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王国维评价《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桩誓愿感天动地,是对黑暗吏治最强烈的控诉!

主要人物:窦娥、蔡婆婆、窦天章、张驴儿




2

《汉宫秋》(马致远)

以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作者着重抒写家国衰败之痛,以及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的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

该剧一方面表现了汉代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皇帝作为普通人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哀。全剧以浓烈的抒情见长,注重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描写,有一种浓郁的感伤情调。




3

《梧桐雨》(白朴)

《梧桐雨》又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杨玉环、李隆基),历史剧

 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其他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创作的。

通过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宣示了深刻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




4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代著名杂剧家纪君祥的代表作,是一出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与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

主要人物:赵武、屠岸贾,主题为忠孝节义

《赵氏孤儿》是我国第一部传入欧洲的戏剧作品,在元曲中被喻为“雪里梅花”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1

《西厢记》(王实甫)

被誉为“杂剧之冠”,北曲的压卷之作,原出唐代元稹所著的《莺莺传》。

元代爱情剧的最高成就“天下夺魁”之作。

主人公:崔莺莺,张生,红娘。

叙写了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崔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的故事。

体现了“愿普天之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思想。

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

2

《拜月亭》(关汉卿)

该剧又称《闺怨佳人拜月亭》,主角为尚书之女王瑞兰和书生蒋世隆。

以战乱为背景,展现爱情在患难中的坚韧,反对门第观念对爱情的干涉,强调男女双方的真情与担当。

主题思想:批判门第观念与战争苦难。




3

《墙头马上》(白朴)

歌颂婚姻自由,是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

该剧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白朴改变原诗思想倾向,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

主要人物:裴少俊、李千金




4

《倩女幽魂》(郑光祖)

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该剧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情节离奇、构思巧妙。

主要人物:张倩女、王文举。

主题: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鄙视,用极端浪漫手法反抗封建家长制

作者以虚实互补的描写,表现了倩女失魂落魄的心理和神态,既写出了当时女子为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的勇敢、抗争,也描述了她们在礼教的扼制下不能自主的可悲命运。




元杂剧“五大历史剧”





《单刀会》(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渑池会》(高文秀)。





元散曲





周德卿《中原音韵》既括其特点为“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分为豪放、清丽两派。

豪放:马致运,张养浩;

请丽:张咏久。




1

张养浩

字希孟,号云在。

作品: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民本”,千古绝唱),散曲集《云庄乐府》。




2

张可久

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

与张养浩合为“二张”;与乔吉并称为散曲中的“双壁”更被誉为 "曲中李杜"




3

睢景臣

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钟嗣成称“心性聪明,酷嗜音律”;朱权称“如凤管秋声”




其他重要作家与作品




1

王实甫

名德信,字实甫;元代杂剧家;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杂剧多以“儿女风情”为题材,被形容为“花间美人”

王实甫和关汉卿开创了中国戏剧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重要流派

代表作:《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2

纪君祥

元代杂剧作家。所撰杂剧6种,今仅存《赵氏孤儿》1种。




3

《琵琶记》

元末明初高明所作南戏《琵琶记》是南戏复兴的标志性作品,代表了南戏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

《琵琶记》是南戏成熟与兴盛的里程碑

 “双线结构”典范: 一条线写蔡伯喈在京城的高中后的无奈,一条线写赵五娘在家乡的苦难与坚贞(如“糟糠自餍”),两相对照,感染力极强。




实战演练




1.被称为“南戏之祖”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A.《拜月亭》

B.《白兔记》

C.《琵琶记》

D.《杀狗记》


【精析】C  



2.元杂剧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出自( )一剧的李千金就是其中之一。

A.《救风尘》

B.《望江亭》

C.《谢天香》

D.《墙头马上》


【精析】D



3.元曲是指()

A.元代散曲

B.元代戏曲

C.元代杂剧

D.元代散曲与杂剧的合称


【精析】D 



4.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作家是()

A.乔吉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杨维桢


【精析】B  



5.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A. 白朴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郑光祖


【精析】B




关于元代文学的考点就先梳理到这里啦。记住,考试不只是考死记硬背,更考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把今天讲的知识点和真题结合起来练手,看看自己哪些地方还没吃透,及时查漏补缺。备考的路或许有点累,但每多掌握一个知识点,就多一分底气。

下期还想看什么干货内容分享,欢迎评论区留言~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31422393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