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湘试专升本

13142239305

升本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升本资讯

【文常】26湖南专升本必看:这些诸子文学笔记已被打上"易考"标签!(先秦文学篇)

更新时间:2025-05-07

各位升本er集合!今天咱们要盘的是湖南专升本语文文化常识里的第一个板块——先秦文学。试总通过梳理核心知识点,帮你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神话



01

《山海经》


知识点一

最具神话学价值,中国保存神话故事最多的典籍,堪称中国上古神话宝库。

知识点二

唯一一部较多涉及上古时期怪闻异说的著作。

知识点三

现存18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和《大荒经》三部分。书中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的片段,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黄帝战尤等。

知识点四

与《周易》《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知识点五

经西汉刘向编校;最早版为晋代郭璞编撰的《山海经》



02

《淮南子》


知识点一

又名《淮南鸿烈》或《刘安子》;由刘安编写。受黄老之学影响。

知识点二

被归入杂家,以道家思想为中心


先秦诗歌



01

《诗经》


知识点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各地民歌及朝庙乐章共305篇,别名《诗三百》《三百篇》。汉以后才有《诗经》之称,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知识点二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3️⃣艺术手法“赋”、“比”、“兴”。

知识点三

1️⃣“风”:民间歌谣,共160篇,来自15个诸侯国和地区;

2️⃣“雅”:朝廷乐歌,共105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

3️⃣“颂”:宗庙祭歌,共40篇,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

4️⃣“赋”:记叙,平铺直叙(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5️⃣“比”:比喻、比拟、类比;

6️⃣“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知识点四

《诗经》的艺术成就有两点:

1️⃣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2️⃣赋、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

知识点五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重章叠句是其章法特征。著名篇目有《关雎》《氓》《采薇》《蒹葭》《硕鼠》《伐檀》等。

知识点六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02

《楚辞》


知识点一

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为屈原

知识点二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知识点三

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楚辞”既是诗体名称,也是诗集;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知识点四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与

唐勒、景差并称为“楚辞三大家”。

知识点五

《楚辞》的特点鲜明,在句式上,它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格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式灵活多变,更适合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


屈原和《离骚》



01

屈原


知识点一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奠基者,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知识点二

我国古代第一位浪漫主义待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楚辞之祖”开辟了香草美人”传统;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也是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待人。

知识点三

1️⃣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2️⃣《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知识点四

屈原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口头创作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02

《离骚》


知识点一

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带有自传性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知识点二

主旨:爱国和忠君。司马迁认为“离骚“是遭遇忧患的意思。

知识点三

特点:四句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大量吸收楚国方言;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知识点四

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知识点四

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



诸子散文


儒家

01



知识点一

儒家的经典是“四书五经”

知识点二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01

孔子


知识点一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圣人”“至圣先师”

知识点二

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和“治国以礼”(德政);

实施“有教无类”式教学,主张“因材施教”。

知识点四

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第一个从事私人讲学的大师。



02

《论语》


知识点一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知识点二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战国初年),记录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言行,首创语录体。

知识点三

全书共20篇,《论语》充分体现了语录体生活化、口语化的特征。



03

孟子与《孟子》


知识点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曾任齐宣王客卿;和孔子合称为“孔孟”。

知识点二

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提出“仁政”;提倡“王道”;主张“人性本善”(性善论);反对“霸道”。

知识点三

《孟子》的特色:长于论辩、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加以大量排偶句。

知识点四

《孟子》为儒家经典,记载了孟子与各国诸候或者学者的论辩之辞。



04

荀子与《荀子》


知识点一

名况,字卿,尊称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最后代表,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知识点二

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人性恶(性恶论)”、“人定胜天”。朴素唯物主义者。

知识点三

《荀子》已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是儒家专题论文的典范之作。《劝学》是其中的名篇。

知识点四

《荀子》全书共20卷,现存32篇,多为荀子自著。


道家

02




01

老子与《老子》


知识点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陈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被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

知识点二

老子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知识点三

《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又称《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知识点四

《老子》被誉为“万经之王”;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包含大量朴素辩证法和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知识点五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知识点五

特征:说理形象生动、句式韵散结合、语言朴素流畅,音调谐婉。



02

庄子与《庄子》


知识点一

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与老子并称“老庄”。唐玄宗天宝年初,诏封其为“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知识点二

创立了庄学,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对儒家影响深远。他的作品被称为“文学中的哲学,哲学中的文学”。

知识点三

庄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强烈批判“窃钩者,窃国者侯”。

知识点四

《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又名《南华经》,共33篇。

知识点五

可分为内、外、杂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和《杂篇》为其弟子和后学所著。多采用寓言形式,富于浪漫色彩。


法家

03




01

韩非与《韩非子》


知识点一

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

知识点二

韩非主张“严刑峻法”和“奖励军功”。

攻略三

《韩非子》一书多为论辩文,大致可分为解释式,演绎式,归难式,辩难式。该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知识点四

名篇:《孤愤》《五蠹》;

寓言:“守株待免”、“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


墨家

03




01

墨子与《墨子》


知识点一

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知识点二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知识点三

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


杂家

04




01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知识点一

吕不韦为秦国丞相,“兼儒墨,合名法”。

知识点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编写的文集。

知识点三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哲学类、非史书)。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以儒、道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

知识点四

《吕氏春秋》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如“刻舟求剑”等,同时本书的编撰给后世留下了“一字千金”的典故。《察传》一文出自《吕氏春秋》。


历史散文



01

《礼记》


知识点一

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

知识点二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其中《大学》《中庸》两篇,在宋代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02

《尚书》


知识点一

《尚书》又称为《书》或《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迄今所见第一部散文总集。

知识点二

它由《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组成,记载了从尧、舜到周朝的重大事件。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知识点三

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相传经孔子编选而成。



03

《春秋》


知识点一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或“微言大义”。后经孔子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

知识点二

以记事为主,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间的各国大事。

知识点三

孔子在《春秋》中首创了一种叫作“春秋笔法”的文章写法,其突出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



04

《左传》


知识点一

全称《左氏春秋传》,又名《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是为《春秋》作注解的—部史书。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知识点二

特色:长于记事,擅长记述战争,又善于刻画人物,记事生动。《左传》具有鲜明的儒家思想。代表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知识点三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对《春秋》的注释。对战争的描写是《左传》最突出的成就。

知识点四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学家,中国史学开山鼻祖。



05

《国语》


知识点一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成书约在战国初年。一般认为《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

知识点二

《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其中的名篇有《召公谏厉王弭谤》《勾践灭吴》等。

知识点三

因可以和《左传》相互参证,又名《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属于“杂史”。



06

《战国策》


知识点一

西汉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定名为《战国策》。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政治策略和游说活动的史书。

知识点二

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编订

知识点三

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长书》诸名。属于“杂史”;国别体著作;也是散文集;共33篇。

知识点四

特色:善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

寓言:“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南辕北辙”。


记忆顺口溜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史书体裁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记载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

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通史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为通史

断代史

以朝代或时代为断限,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作叙述之史书


宝子们,先秦文学的知识点或许繁杂,但只要你每天攻克一点,就离成功更近一步。千万别害怕遗忘,多背多练就是对抗遗忘的 “良药”。从现在开始行动,赶快收藏背诵起来吧!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31422393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