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湘试专升本

13142239305

升本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升本资讯

纯干货!2026湖南专升本明代文学常识,这篇考点清单请收好

更新时间:2025-07-21

备考专升本的宝子们,前面已经给大家分享过其他朝代的文学常识,不知道大家掌握得怎么样啦?今天试总继续带大家梳理明代文学常识的关键考点,帮你精准锁定得分点~



明代小说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是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白话体小说成熟的标志

这部书来源于话本,其语言具有高度口语化的特点。

位列“四大名著”之一,被清代学者金圣叹誉为“一百零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零八个样”

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中心思想展开情节。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大才书”

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与罗贯中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有志图王”。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成就最高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遵从“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核心为拥刘反曹第一才子书。

着重描写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的过程。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

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古代长篇浪漫主小说的巅峰

知识拓展:《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之后我国又一部长篇神魔小说经典作品,明代陈仲琳(或许仲琳)著,以篇幅巨大,幻想奇特闻名于世,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冯梦龙与《三言二拍》


冯梦龙别号龙子犹,致力于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重要的作品有拟话本小说集“三言”。

《三言二拍》代表了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三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二拍”是明代作家凌濛初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二拍”是我国最早由文人为独立完成的短篇白话小说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警世通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金瓶梅》


作者为明代兰陵笑笑生中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标志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

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叙事结构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语言艺术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

创作主旨从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暴露丑




明代戏剧




五大传奇戏剧


《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杀狗记》号称“五大传奇”

《琵琶记》,作者高明,南戏之祖。

《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杀狗记》并称“四大传奇”




汤显祖


号海若,字义仍,号若士,自号清远道人,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

主张”意趣神色为主“,反对拘泥于形式格律,死守教条。

代表作品:“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或《还魂梦》,讲述了女主杜丽娘和男主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艺术上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沈汤之争”:汤显祖(重才情、意趣)与沈璟(重格律、声腔)的戏曲创作理念之争,是明代剧坛重要事件。




《宝剑记》


明代李开先的作品,这部传奇与《浣纱记》《鸣凤记》并称 “嘉靖三大传奇”

是打破笼罩明初百年 “以时文为南曲” 流弊的第一部力作 ,也是明代第一部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 ,引领了此后百余年的水浒戏创作热潮 。

虽然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但在情节和主旨上有很大的改动 。




明代诗词




侯方域


字朝宗,号雪苑。

“明未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汪琬、魏禧。

明未“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裹。

作品:《马伶传》;著有《壮悔堂文集》。




顾炎武


明末清初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学者和文学家,“明未清初“三大儒”之一

“明未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義、王失之。

作品:《日知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黄宗羲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作品:《明夷待访录》。




刘基


字伯温,著有《诚意伯集》、《郁离子》是其寓言类作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此书。




明代散文


明朝的散文创作,主要成就有“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和“小品文”




前后七子


包括“前七子”与“后七子”两个团体,存续于明孝宗至明神宗年间。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

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尽扫“台阁体”的浮艳习气,但是一味拟古、了无生意。其中,以“后七子”中的宗臣最为出色




宗臣


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明朝兴化人;散文在“后七子“中突出

作品:《报刘一丈书》、《西门记》。

《报刘一丈书》被誉为“描写逢迎之状态如画




唐宋派


存续于明神宗年间,推崇纯正的唐宋古文(尤其是欧阳修、曾巩),反对前后七子的泥古不化。

主张“文道合一”,提出了“胸臆说”、“心源说”,强调文章要“文从字顺”、“直抒胸臆”。

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为归有光。




归有光


字熙甫,号“震川”、“项脊生”,明朝归有光

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归太仆”;“唐宋派“最有影响力作家

因文风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今之欧阳修”、“明文第一”

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作品集《震川先生集》,散文《项脊轩志》。




公安派


公安派存续于明神宗年间,在李费“童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性灵说”;提倡用通俗语言。

反对前后七子的泥古不化,主张文章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诗文要真实表现个人情感和欲望,反对模拟。

代表人物为“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以袁宏道的成就最高。




袁宏道


字中郎,号“石公”、“六休”,明朝公安人。

开创了号称“公安体”的文学风格。

代表作品是《徐文长传》、《满井游记》。




竟陵派


存续于明朝灭亡前夕,赞同公安派的“性灵说”,又提出“幽深孤峭”理念。用字冷僻,有时流于艰涩。

代表人物为钟惺、谭元春。




钟惺


字伯敬,号“退谷”,世称“诗妖”




谭元春


字友夏,号“鸽湾”。

与钟惺都为明朝竟陵人,文学主张相同,组成了“竟陵派”;作品风格也很相似,号称“钟谭体”




小品文


一种短篇散文,用于抒情或讽刺。形式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精悍,题材广泛。

朝小品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是张岱。




张岱


字维城、天孙,号“陶庵”,明朝山阴人。

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广览简取,丰神绰约,富有诗意,被誉为“小品圣手”

代表作品是《西湖七月半》。




补充




长篇小说:章回体小说


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

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许仲琳)。

世情小说:《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短篇小说:拟话本小说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二拍”)。




戏剧


“中国四大古典戏剧”:《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牡丹亭》。




实战演练


1.下列哪部作品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金瓶梅》

湘试教育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下滑查看完整答案

【精析】D

《金瓶梅》以市井生活为核心,开创文人独立创作先河,其他均为累积型作品。


2.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提出的核心思想是?
A.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B.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 “至情论”
D. “童心说”

湘试教育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下滑查看完整答案

【精析】C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汤显祖反抗礼教的旗帜,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提出此句,系统主张称为“至情论”;A为前七子主张,B是公安派口号,D为李贽提出。


3.下列作品不属于汤显祖 “临川四梦” 的是( )

A.《牡丹亭》
B.《西厢记》
C.《邯郸记》
D.《南柯记》

湘试教育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下滑查看完整答案

【精析】B

汤显祖的 “临川四梦”是四部传奇剧的合称,包括《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四部作品多涉及梦境意象,探讨人性与社会现实。而《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不属于 “临川四梦”。


4.下列不属于明代 “四大奇书” 的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湘试教育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下滑查看完整答案

【精析】B
解析:明代 “四大奇书” 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部作品是明代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而《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作者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不属于明代文学范畴。


5.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共同主张是?

A. 模拟秦汉古文
B. 追求幽深孤峭
C. 反对复古,抒写性灵
D. 推崇台阁雍容之风

湘试教育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下滑查看完整答案

【精析】C

两派皆反拟古,公安倡“性灵”,竟陵派虽追求“幽深孤峭”,但本质仍属“性灵说”分支,与公安派同属反拟古阵营;A属前后七子,D为台阁体特征。


本期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啦。明代文学的知识点看似繁杂,但只要抓住脉络逐个突破,考场上自然能应对自如。接下来不妨结合真题深入巩固,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把每个考点嚼透吃透。

下期将带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最后一个板块 —— 清代文学篇,记得持续关注,才能第一时间 get 更新动态哦。

如果对本期内容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试总~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3142239305

返回顶部